必赢官网

简体 | 繁体 | ENGLISH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移动群组 RSS
站内搜索:
 
 梁维燕 >> 返回顶端
梁维燕,男,中共党员,1929年10月出生,1951年参加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哈电集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兼任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梁维燕长期从事大电机和水轮机制造工作,参与了我国第一台800kW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制造、参与了我国第一台3、6、10、12、15MW水电机组制造;任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工艺师期间,主持了云峰100MW水电机组工艺工作,获国家质量银奖;任工厂总工程师期间,主持了葛洲坝125MW水电机组研制工作,运行良好,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主持引进型600MW汽轮发电机试制工作,获得成功,荣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一等奖。主持突破刘家峡225MW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半导体防晕层电腐蚀技术关键,实现高压定子线棒环氧玻璃云母带主绝缘和半导体防晕层一次模压成型新工艺,无绝缘击穿,保证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参加了三峡工程700MW水轮发电机组的论证与招标工作,主持国内科技攻关工作,为我国发电装备制造技术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迟建福 >> 返回顶端
迟建福,男,中共党员,1942年5月出生,1968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锅炉厂厂长、齐齐哈尔市市长、黑龙江省省长助理、省政协副主席。在担任厂长期间,他提出“三大纪律”“五项否决”的管理举措,狠抓依法治企、严格管理,造就了一支高素质、严纪律的干部职工队伍,建立了具有企业特色的严格管理的优秀企业文化,并保持至今。在他的正确领导下,哈尔滨锅炉厂的管理及经济效益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进入国内领先甚至世界一流行列,企业产值年均递增34%、利润年均递增44%,创造了建厂以来的最高记录,是当时全国机械行业平均水平的2.2倍,提前14年实现了到20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同时,他狠抓质量管控,企业产品质量在全国同行业质量检查中,连续荣获八连冠。在此期间,企业也先后荣获包括国家一级企业、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国家质量奖、国家特级安全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等一系列几乎当时所有的国家级最高荣誉。另外,他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积极推动哈尔滨锅炉厂引进美国CE技术,并成功完成了600MW亚临界控制循环锅炉的设计制造任务,顺利实现了企业主导产品结构由20万千瓦为主,向30万、60万千瓦为主的战略调整,推动哈尔滨锅炉厂乃至我国电站锅炉制造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陆燕荪 >> 返回顶端
陆燕荪,男,中共党员,1933年12月出生,1954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锅炉厂总工程师、厂长,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总经理,机械工业部总工程师,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总工程师,机械电子部副部长,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在哈尔滨锅炉厂工作了整整30年,亲眼见证也亲身经历了哈尔滨锅炉厂从一无所有到逐渐发展壮大的艰辛创业历程。特别是在他任哈尔滨锅炉厂总工程师、厂长期间,为企业锅炉设计技术、制造技术、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等方面工作水平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参与领导了20万千瓦电站锅炉和重型石油化工容器等技术研制,推动见证了诸多国产首台中亚、高压、超高压以及亚临界机组的诞生。1984年离开哈尔滨锅炉厂后,陆燕荪始终关心关注着企业的产品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情况,为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大量建设性意见和大力支持。陆燕荪始终致力于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的管理工作和企业的战略管理,为我国机械工业宏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作为我国机电工程领域的泰斗,他在企业的建设与发展,乃至我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完善、机电行业的发展、学术科研、高校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发挥了关键作用。
 
 梁彦德 >> 返回顶端
梁彦德,男,中共党员,1932年出生,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哈尔滨锅炉厂副厂长,哈尔滨市总工会主席、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副主席。1954年10月,梁彦德来到哈尔滨锅炉厂工作,成为一名焊接工人。他勤奋好学,很快便掌握了锅炉的焊接技术,先后参与了35t/h到670t/h等级的国产首台电站锅炉的生产制造任务。在工作中,梁彦德积极钻研焊接技术,熟练掌握了手工焊、自动焊、气体保护焊等多种焊接技术及普通钢材、合金钢、不锈钢、有色金属等材质的焊接工艺。梁彦德大胆进行焊接技术革新,先后完成了电弧气刨、双手焊接等几十项技术革新,并成功试制出30余种焊接工具和焊接设备,将劳动生产率足足提高了15倍之多。梁彦德发明的“电弧气刨”代替了以往处理焊接缺陷时采用的风铲,大大减少劳动量,被誉为焊工的“手术刀”。“梁氏电弧气刨”被写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该技术目前仍被广泛应用于电站锅炉、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梁彦德曾连续多年被评为机械工业部、省、市和厂劳动模范。1959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哈尔滨锅炉厂历史上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并光荣出席全国群英会,曾四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黄毅诚 >> 返回顶端
黄毅诚,男,中共党员,1926 年11月出生,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能源部部长、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务。他13岁参加革命,1939年参加新四军,1951年赴苏联进修,1954年回国。1956年9月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总工程师,组织力量翻译复制技术文件,特别是生产图纸和工艺文件,并帮助工厂初期建设,先后制造成功首台2.5万千瓦、5万千瓦、10万千瓦、20万千瓦等级国产首台汽轮机。出任国家能源部部长期间,领导编制了能源工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纲要。“我吃革命饭长大,现在即使退了,可脑子还不糊涂,三十年基层经验,二十年高层管理经验,使我常常能够看到国家能源发展的问题,我就要把它写出来。”无论身处庙堂之高,亦或“江湖”之远,黄毅诚从未间断对祖国能源事业的关注和热爱。黄毅诚做事行文,立足高远,尽显其能源泰斗之大气与宏观。言及火电发展、能源规划、节能降耗,黄毅诚的思维与文章定位尽显一个“大”字。“要捡芝麻,但首先要抱西瓜”,这是黄毅诚常说的话。
 
 周伯藩 >> 返回顶端
周伯藩,男,中共党员,1920年7月出生,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首任厂长,南京市委副书记,市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周伯藩带领老一辈哈汽人艰苦创业,在一片荒芜的跑马场上铺展荒原创业的激情画面。把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工人、技术人员、干部组成一支学习汽轮机制造的劳动大军。第一代哈尔滨汽轮机厂的领导们,大多没有工业建设的经验,但他们有忠于党和人民的一颗心。在拓荒的艰苦工作中,当时的党委要求,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必须在职工中,当好“后勤队长”,解决实际问题。以周伯藩为代表的各级领导没有节假日,十几年如一日,“工人三班倒,班班有领导”。凭借着依靠群众、尊重知识、甘当小学生,周伯藩赢得了职工的接受、认同和信任。作为拓荒者的先驱,周伯藩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的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大懋 >> 返回顶端
徐大懋,1935 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61年参加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哈电集团总工程师、哈尔滨动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科技委副主任。徐大懋院士提出一系列新的设计概念和方法:如汽轮机长叶片气动设计准则,最佳余速分布,等转速模化,长叶片分类法,供热机组设计原则,"比焓差"法等,形成了先进的设计体系;在引进型300MW和600MW汽轮机的国产化和优化过程中,解决了600MW汽轮机因推力过大而不能满发的难题,性能超过了引进技术;降低火电煤耗的汽机改造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主持开发的两排汽210MW汽轮机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在国内全面替代了老产品,出口巴基斯坦的210MW汽轮机完全达到国际水平。
 
 沈从龙 >> 返回顶端
沈从龙,男,民盟盟员,1913年10月出生,曾任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工程师、哈尔滨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1950年代初期,沈从龙作为哈尔滨电机厂设计主任工程师,组织领导了我国电机制造骨干企业哈尔滨电机厂的建厂设计工作,为电机厂建设勾划了水电、汽发等生产车间的蓝图,为电机厂能够批量生产大容量水、火电机组奠定了基础。沈从龙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20多年间,组织10万千瓦、22.5万千瓦、30万千瓦等水轮发电机组和5万千瓦、10万千瓦、20万千瓦等大型汽轮发电机的研制和工厂重大技术改造,参加全国《电机工程手册》的编辑,为哈尔滨电机厂的建设和发展,为全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经常用“已知夕阳晚,无鞭蹄自行”的诗句,督促和勉励自已。在年近古稀时,他为发展中国电机制造工业,又去联邦德国、法国、美国、瑞士等国家进行学术考察,积极组织了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从美国西屋公司技术引进工作,并试制成功。沈从龙为推动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和建设大型电机制造厂,培养造就科研、设计、工艺制造等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企业管理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俞炳元 >> 返回顶端
俞炳元,男,群众,1915年5月出生,曾任哈尔滨电机厂总设计师、副总工程师。俞炳元是我国水轮机设计研究方面的奠基人之一,在水轮机制造技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建厂初期,俞炳元带领哈尔滨电机厂技术人员,设计了中国第一台800千瓦立式水轮机,之后他亲自参与设计了3000千瓦到22.5万千瓦水轮机。先后主持了官厅、新安江、云峰、青铜峡、刘家峡等电站水轮机的设计工作,使中国水轮机制造业由小到大,从仿制走上独立开发的阶段。在云峰电站建设中他坚持标准,一丝不苟,终于设计制造出质量超过苏制的水轮机。1960年代初,他提议建立水轮机水力试验室,1963年我国第一座工业生产用水轮机试验基地投入运行,为工厂研制混流式、轴流转桨式、冲击式、斜流式和贯流式等各种类型的水轮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张德楠 >> 返回顶端
张德楠,男,中共党员,1941年10月出生,曾任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哈尔滨市副市长、哈尔滨电机厂厂长。张德楠在担任三门峡水轮机副主任设计期间,与工人师傅在工地一干就是几个月。他常年四处奔波,全身心地投入到工地现场服务中。在葛洲坝工程建设中,他作为电机厂副总工程师和厂长亲自领导、指挥这个项目。1971年工程开始施工,最终到1988年工厂承担了葛洲坝机组21台机组中的13台直径10.2米、5叶片的12.5兆瓦机组。凭借自力更生的拼搏精神,葛洲坝125MW机组研制成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质量金奖,这是我国发电设备获得的第一块金质奖章。担任厂长期间,完成了企业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的转变。企业经济技术指标有突破性的提高。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600兆瓦汽轮发电机、2050轧钢直流电机,完成了与国外合作的宝钢工程的配套电机。工厂上缴利税以每年22%的速度持续增长。在全市开展的厂长、经理“开拓杯”竞赛活动中,曾连续5届获得“开拓杯”竞赛金杯奖,1988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他亲自参与、组织葛洲坝、三峡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哈尔滨电机厂乃至我国水电技术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的张德楠亲自统筹领导了三峡大型机组设备建设,支持包括哈电在内的国内发电装备制造企业参与三峡工程建设,成功实现了左岸的引进学习,到右岸的自主创新。
 
 
 崔健 >> 返回顶端
崔健,男,中共党员,1918年出生,1954年1月任哈尔滨锅炉厂筹备处主任、临时党委书记,1954年6月任哈尔滨锅炉厂首任厂长,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仅为185万千瓦,远远满足不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党中央决定,势必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中压锅炉厂。1954年6月4日,哈尔滨锅炉厂破土动工,崔健等厂领导带领老一辈创业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边建设、边试验、边投产,白天奋战,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可谓是宁愿自己千般苦,要为祖国添光辉。在设备能力与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多项在当时的条件下难以完成的任务。1957年,哈尔滨锅炉厂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并成功制造出国产首台35t/h、75t/h、130t/h中压锅炉,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电站锅炉的历史。
 
 李文健 >> 返回顶端
李文健,男,中共党员,1945年10月出生,1968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文健具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是国内锅炉行业技术带头人之一。他紧跟世界最新火电技术的发展方向,积极开发适应我国国情与市场需求的最新锅炉产品,在锅炉设计、工艺检验、质量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公司及行业的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组织领导并亲自参加国内首台平圩电厂60万千瓦锅炉、国内首台35万千瓦锅炉等一系列国家级重大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参与并组织实施了多项国家“九五”重点技术攻关项目以及国家“863”计划课题,实现了火电燃烧技术、大型石化设备、清洁燃烧技术等领域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适应我国国情要求的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姚纪恒 >> 返回顶端
姚纪恒,男,中共党员,1940年8月出生,1964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姚纪恒是我国锅炉行业非标准设备设计及锅炉行业技术改造领域公认的知名专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让他在国内及国际同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为了适应锅炉产品由仿制苏联35T/H中压锅炉转变为50MW~200MW高压和超高压锅炉,他对原苏联制造工艺和设备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创造,完成了国内首条程序控制双面双R锅炉省煤器自动线、过热器生产线和屏式过热器的生产线,使蛇形管制造由手工生产变为自动线生产。80年代在引进美国CE公司锅炉制造技术中,参加和领导了多项锅炉制造专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顺利完成600MW亚临界考核机组的制造,使哈尔滨锅炉厂的制造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华洪渊 >> 返回顶端
华洪渊,男,群众,1934年出生,1954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锅炉设计开发处室主任。华洪渊是锅炉公司大容量电站锅炉技术的奠基人,是国内外知名行业专家,为锅炉公司技术发展和锅炉行业科技进步倾注了毕生精力,被誉为“锅炉泰斗”。上世纪80年代,他被委以重任,先后两次前往美国GE公司开展亚临界锅炉技术引进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亚临界锅炉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成功开发出国产首台600MW亚临界锅炉和锅炉公司首批300MW亚临界锅炉。90年代后,他着手开展600MW超临界锅炉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自主完成了热力计算、水动力计算、壁温计算,编制出600MW垂直管圈水冷壁超临界锅炉的设计方案,成为锅炉公司研发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先驱。进入新世纪,年逾七旬的华洪渊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参与并指导年轻同志攻克了一系列大容量高参数电站锅炉关键技术难题,自主开发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等多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首台电站锅炉,推动锅炉公司成功实现大容量高参数电站锅炉技术研发的自主化。
 
 朱家驹 >> 返回顶端
朱家驹,男,群众,1934年10月出生,1955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副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建厂初期参加国内首台5 MW机组和高压10 MW机组的开发设计,1960年代在总结25 MW、50MW机组热力性能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节流调节改为喷嘴调节的方式,提高机组效率,并在后来的机组上使用。朱家驹总结前苏联引进技术和投运机组经验,组织和参与编写全套热力设计手册,为规范机组设计和培养专业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70年代参加并组织国内首次生产出口朝鲜50MW双轴式汽轮机的设计,提出抽汽式汽轮机热力设计、机组推力等主要关键项目的设计和计算方法,皆在该机组上得到应用,并为工厂1980年代不同抽汽机组大量进入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1979年,他代表公司参加机械部组织的大型火电技术考察团赴美国、瑞士等国家进行考察。1981年担任引进西屋公司600MW汽轮机机组主任设计师,负责组织技术文件、图纸翻译转化工作,协调与用户签订技术协议和电力设计院接口工作,机组于85年生产完成,89年正式投运。1991年获得黑龙江省机械局颁发的“七五”期间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先进个人。1993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吴爱中 >> 返回顶端
吴爱中,男,中共党员,1935年11月出生,1961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任国家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县域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哈尔滨透平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吴爱中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外语学院、毕业于苏联国立莫斯科包曼工业大学,后获该校硕士学位,参加工作后入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修。 1965年主持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机车燃气轮机。1969年,承担设计制造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主动力装置的艰巨任务,并圆满完成任务,吴爱中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特等奖。 文革时期,毛主席亲笔签名的《特别公函》送达哈尔滨汽轮机厂,要求对军工专家吴爱中特别保护,吴爱中因此躲过了被批斗的命运。当时,企业生产处于半瘫痪状态,吴爱中每天吃住在车间工地现场,落实每一个技术细节,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个船机试验台。 吴爱中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铸就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动力,吴爱中的名字和他设计的动力装置一起,载入了中国海军史册。 
 
 刘义明 >> 返回顶端
刘义明,男,中共党员,1954年5月出生,1971年参加工作,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数控车工。刘义明扎根一线30多年,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和精湛的技艺完成了200多根汽轮机转子的加工任务,每根转子机加尺寸300多个,在60000多个机加尺寸堆积而成的数据里,他的产品合格率达100%,优质品率达98%以上,是闻名业内的“转子大王”。他创造了常规火电亚临界60万千瓦汽轮机低压转子15天和核电65万千瓦汽轮机低压转子10天的加工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被美国西屋公司首席执行官誉为“王牌工人”。作为一名产业工人,他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曾代表全国几千万产业工人,为国家“十一五”规划起草建言献策,先后得到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曲大庄 >> 返回顶端
曲大庄,男,中共党员,1957年3月出生,1973年5月参加工作,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哈电集团副总经理。2002年,曲大庄就任汽轮机公司董事长,通过与三菱公司谈判,在争取到联合投标的同时,成功拿到了60万等级超临界机组的核心技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他坚持“人是企业的主体”的思想,千方百计地激发每一名职工的潜能;他全力推进结构调整和机构重组,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他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科技领先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企业产品乃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他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初步构筑起全球化采购、国际化协作的新框架;他推行全员营销的先进理念,将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对用户讲信誉,树形象,使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势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在他的领导下,汽轮机公司实现三年利润增涨18倍,使企业魔幻般地从低谷走向繁荣。
 
 吴天霖 >> 返回顶端
吴天霖,男,群众,1916年11月出生,1952年调入哈尔滨电机厂工作,曾任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吴天霖早年曾赴美国西屋公司实习水轮发电机的设计和制造,1950年回国后组织设计了我国第一台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由于当时我国没有经验,吴天霖组织技术人员分析参考他从美国带回的资料,画结构方案,还亲自参加一些试验。在他和广大职工的努力下,终于使我国第一台800千瓦水轮发电机研制成功,安装后一次启动成功。1952年,吴天霖调到哈尔滨电机厂后,又主持设计了3000千瓦、6000千瓦、1万千瓦及7.25万千瓦、10万千瓦、2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为工厂生产更大容量的水轮发电机打下了基础。吴天霖把提高产品质量常挂心头。组织加工推力轴承镜板时,他严格要求,经过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努力,终于使镜板光洁度达到或超过了国外水平。1950年代初期,吴天霖领导的水轮发电机设计组人员较少。为了迅速提高大家设计工作能力,他放手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学习和实践,诸如电磁设计、结构设计等设计工作。通过工作中的培养和实践,他所领导下的技术人员都很快具备了独立承担新产品开发的主任设计员的能力,为工厂和我国大、中型水电设备的研制培养了一批技术力量。
 
 盛树仁 >> 返回顶端
盛树仁,男,中共党员,1940年2月出生,1963年参加工作,1994年公司股改后任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首任董事长、总经理。作为原全国发电机标委会主任委员,原水电学会抽水蓄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原国家发改委抽水蓄能引进技术专家组副组长,盛树仁是我国最早研究抽水蓄能技术的专家之一,参与组织领导了宝泉、惠州、白莲河三座抽水蓄能电站机组“打捆招标”中的技术引进和吸收转化,为我国打破国外垄断,逐步实现抽水蓄能电站机组研制自主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电机公司长江三峡左岸首台700兆瓦机组试制总指挥,组织领导了前期科研开发,规划实施了企业大规模技术改造,优选了左岸最佳的合作外商,促成了电机公司与世界先进厂家在三峡左岸水轮发电机组产品设计开发和企业管理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推进从分包商向独立承包商的重大转变,为我国混流式巨型机组设计制造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白杨 >> 返回顶端
白杨,男,中共党员,出生年月不详,曾任哈尔滨电机厂首任厂长,后历任东北电工局秘书长、国务院上海经济区副主任。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保护新中国的重工业,1950年,时任东北电工五厂厂长的白杨临危受命,担任电工系统工厂搬迁工作组组长。带领7人来到哈尔滨,负责指挥搬迁和建厂工作。他一边组织地质勘探,一边进行工厂设计,一边准备开工建设。他带领职工顶风冒雪、对抗严寒,昼夜奋战在工地上,凭借撬杠、抱杆、滚杠等简单工具,人拉肩扛运输安装设备器材。在他的指挥下,仅用一年时间首个大电机厂房便建立起来,并迅速投入生产。作为哈尔滨电机厂首任厂长和奠基人,白杨为建设中国大型电机制造工厂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麟悟 >> 返回顶端
张麟悟,男,群众,1934年3月出生,1953年参加工作,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哈尔滨电机厂大电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张麟悟始终从事水轮机强度计算科研工作,是我国水轮机强度计算软件的奠基人。他敢于向新技术挑战,先后编制出适应水轮机强度计算的水轮机主轴强度有限元法计算、准三元流场计算等10多项软件程序。这些程序的编制成功是我国水轮机行业创造性的突破,不仅在科研、设计和生产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为建立一套完整的水轮机强度研究软件奠定了基础,其中一些具有重大技术价值的科研项目填补了国家空白。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他作为水轮机强度计算工程师,参与葛洲坝机组的建设工作,克服诸多困难,日夜奋战,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成功开发轴系临界转速的计算程序、顶盖SAP计算的处理程序,使水轮机设计数据的效率和精度显著提高,为葛洲坝机组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数据支撑。他舍小家、顾大家,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他加重了前者的砝码。他13岁的大儿子患病毒性脑炎住院40天以后,在工地现场调试程序的张麟悟才回到家中,最终孩子病逝,他也因为出差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吴新润 >> 返回顶端
吴新润,男,中共党员,1934年9月出生,曾任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吴新润是我国水轮机领域著名专家,1959年3月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主持我国60年代一些大型水轮机通流部件的开发,研究成果应用于青铜峡36MW机组及葛洲坝170MW机组;主持了葛洲坝水轮机通流部件的开发,其中五叶片转桨式转轮试验研究的成果成功地应用于葛洲坝125MW机组,该机组荣获国家质量金奖,整个葛洲坝工程荣获国家技术进步特等奖;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了国内第一座高水头水轮机水力试验台的建设,1984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鉴定正式投运,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水轮机行业的里程碑;主持了一系列重大水轮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成功地应用于多个水电机组,其中水口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高水头转浆式水轮机,被评为机械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郭宇 >> 返回顶端
郭宇,男,中共党员,1967年12月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现任哈尔滨必赢官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哈尔滨必赢官网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他在国际电力市场开发、国际电力工程总承包领域具有丰富的专业和商务知识,参与管理、建设哈电集团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电站交钥匙工程,对国际电力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入的见解。从业三十余年来,作为哈电集团国际产业壮大发展的领军人物,郭宇始终深耕于哈电集团电力装备“走出去”、海外电力项目建设领域,见证了中国电力光耀世界的伟大进程。郭宇带领哈电集团国际公司依靠集团自主产品与制造技术的强大依托,不断扩大国际业务范围和市场触角,相继签约执行了中国海外线路最长的输变电项目、中国出口的第一个联合循环电站、中国首个海外总装机容量最大的H级联合循环电站、中国在中东地区投资承建的首个清洁燃煤电站。在郭宇的领导下,哈电集团国际板块在“十三五”期间连续两年突破百亿营收规模,多年来荣膺ENR全球最大国际电力总承包商榜单百强,2017年实现了排名第67位的最好成绩。
 
 
 陈润年 >> 返回顶端
陈润年,男,中共党员,1966年7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电集团中央研究院、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院长助理。陈润年长期从事电动机产品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现为全国大型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大型发电机专业工作组成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大型发电机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他首次提出并编制了《变频器供电大型同步电动机设计与应用指南》国家标准;组织并完成了国家863项目潮汐能永磁发电机等几十个项目开发与应用;主持了国防科工委立项课题《高安静、高效率大功率永磁电动机系统研究》中永磁电动机的研发与制造,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作为负责人主持了重点项目所用的全世界第二大80MW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研发设计与制造;作为聘请专家多次参加国防科工委、能源局等单位组织的国家重点工程技术方案论证与评审工作。
 
 杜连庆 >> 返回顶端
杜连庆,男,中共党员,1965年8月出生,1988年参加工作,现任哈电集团电站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在汽轮机公司工作期间,他主持设计研发平台建设工作,为自主化平台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主持完成一批重大项目,在科研和产品开发过程中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2006年获国家发改委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重要贡献个人;作为第一完成人,科研成果《300MW直接空冷汽轮机研制》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电站服务事业部工作期间,他带领工作团队勇于攻坚克难,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广泛收集市场信息,积极进行产品推介,深入与业主交流,有效遏制了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态势,较好地守住了通流改造等大型电站改造阵地,相继签订平顶山、沁北、泰州等百万机组流改造项目及吕四港、乌沙山、康平、潮州等600MW通流改造项目,实现事业部订货额逐年提升。
 
 祁静 >> 返回顶端
祁静,女,中共党员,1972年10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电集团燃机事业部首席燃机工程师。祁静主要承担引进的重型燃机制造技术吸收转化、燃机辅助设备国产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技术支持以及国内燃机联合循环项目技术投标和技术准备工作。在美国GE公司技术人员逐步退出对中国燃机项目的支持后,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独立完成了国内9FA重型燃机项目投标技术文件编制、投标技术澄清、项目合同技术谈判工作;自主完成了国内首台制造总装的9FA燃机主辅机技术文件准备及9FA燃机支持轴承的国产化设计,为9FA燃机国产化制造总装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公司燃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9FB、9HA燃机进入中国市场后,她及时掌握、消化、吸收燃机技术信息,为9FB、9HA燃机市场开发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获得的23台套9FB燃机及联合循环机组订单和4台套9HA燃机及联合循环机组订单均有她的重要贡献。
 
 林有盛 >> 返回顶端
林有盛,男,中共党员,1943年出生,1958年参加工作,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工艺处副处长。林有盛焊接技术高超,是名扬四海的“全国焊接状元”,取得了国际权威的德国DVS培训中心颁发的高级焊工和焊工教师证书,是国际公认的高级焊接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林有盛一面抓紧时间钻研理论知识,一面苦练基本功,同时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请教,与同事共同切磋焊接技艺,使自己的焊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1980年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手工焊比赛中力挫群雄,一举夺取了全国焊接状元桂冠。他应邀到广东、广西、湖南、内蒙、辽宁等地担任培训教师,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他人,先后为国家培养了650多名中、高级电焊工。30余年的职业生涯里,经他焊接的高温高压焊缝总长度超过200公里。
 
 李家鳌 >> 返回顶端
李家鳌,男,群众,1941年8月出生,1964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锅炉厂质量管理部高级工程师。李家鳌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核物理系,从事无损探伤技术工作30余年,曾担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协会超声检测资格证考核组组长,在全国无损检测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检测经验,熟悉国内外超声检测专业标准、工艺和设备,且在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和技术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大胆创新,首先在国内开展无损检测人员培训与考核, 1982年被推荐为国家首批超声检测高级人员,参加编写了国家焊接无损检测标准,荣获国家标准化科技进步奖。他还参加编写首版《超声波探伤》全国统一教材,以及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习题集,为全国焊接和军工行业培训了大批无损检测人员。
 
 袁启鸿 >> 返回顶端
袁启鸿,男,中共党员,1948年1月出生,曾任哈动股份董事、副总经理,锅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启鸿曾担任哈电集团股改办副主任,负责重组、法律和招股工作,为快速推动哈动股份上市发挥了重要作用。担任锅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他提出了改制改革工作方案,加快实施企业内部改革,着力解决传统国企面临的产权不明晰、企业包袱沉重、机制不灵活以及管理不科学等各类问题。特别是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用工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水平、逐步推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发展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基础。
 
 钱庚生 >> 返回顶端
钱庚生,男,中共党员,1935年4月出生,1954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锅炉厂副总工程师。钱庚生大学毕业来到哈尔滨锅炉厂,在这片黑土地上连续奋斗44载,为锅炉公司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奉献了一腔热血。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为公司完成多项认证工作,获取多项国家荣誉。1986年,按照公司决策部署,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他结合消化吸收美国CE技术、ASME学会质量控制技术,成功组织锅炉公司取得ASME制造许可证取证工作,帮助公司成为锅炉行业中第一家取得ASME制造许可证和钢印的企业,提高了锅炉公司在国内外的声誉和竞争力。1989年,为贯彻执行GB/T103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标准,他组织编制了公司第五版《质量保证手册》;为贯彻执行ISO9000系列标准,他又成功组织ISO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建立健全了锅炉公司质量保证体系。
 
 杨仲明 >> 返回顶端
杨仲明,男,中共党员,1948年5月出生,1975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杨仲明曾任国家科技进步奖动力与必赢官网学组评委,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锅炉研发、调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他多年来组织领导并参加了多项国内首台国家级重大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他参加设计的燃用无烟煤HG-670/13.7-10型锅炉,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的燃用无烟煤HG-670/13.7-10型锅炉,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研发的大型锅炉燃烧室三维辐射传热模型及在燃烧室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荣获电力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专业负责人,参加长山油改煤工程410t/h油改煤锅炉设计及调试工作,该项目获得国家级新产品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最为重要的是他参与研发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走完了发达国家十几年走完的路程,以优于国家排放标准、节能降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之最,荣获了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陈良善 >> 返回顶端
陈良善,男,中共党员,1941年11月出生,1965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部探伤技术组组长。陈良善从事无损探伤工作30余年,他技术业务严谨,工作能力强,曾担任国家标准《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87)及《使用说明》的主笔之一;负责研究美国ASME法规和IS0-9001中的射线探伤部分,完成“焊接三通无损检验”“无损检测规程系列化研究”等重要课题;主编《300MW锅炉射线探伤规程》《典型焊接缺陷底片评定分析》,负责编制《工业电视检验人员考核规程》,负责编制审核射线探伤工艺和检验规程,在300MW锅炉、渭河容器及巴基斯坦余热炉生产制造中,负责组织解决检验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他坚持带领年轻工程技术人员学习ASME法规、美国NDT习题集等英文原著,为提高公司NDT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作出了突出贡献。
 
 宋宝军 >> 返回顶端
宋宝军,男,中共党员,1977年2月出生,2002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设计中心总经理。宋宝军从事锅炉产品设计工作近20年,从一名普通设计员逐渐成长为公司领军人才、哈电集团技术专家。他主导研发了350MW超临界准东煤锅炉,运行后实现了燃用90%以上准东煤的重大突破。后又带领团队开发出600MW以上超(超)临界准东煤锅炉,“燃用准东煤超(超)临界锅炉研制及工程应用示范项目”获得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他带领创新工作室完成二次再热机组的设计攻关,2015年实现了国内首台660MW等级二次再热安源机组和世界最高参数1000MW等级二次再热莱芜机组的顺利投运,树立了世界二次再热机组最先进的标杆。从2017年开始,为助力公司产品向中小机组和新产业机组转型他主抓中小机组的设计降本工作,牵头开展了多项优化设计,实现中小机组煤粉锅炉成本降低10%以上。
 
 唐卉 >> 返回顶端
唐卉,女,中共党员,1970年12月出生,1992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设计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唐卉从事电站辅机、石化容器、核电等领域压力容器产品设计研发29年,带领技术团队开发完成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配套50MW-1000MW火电辅机产品,开发完成国内首台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压加热器、除氧器等产品,完成国内首台大型煤化工全热回收流程辐射废锅、对流废锅等产品开发;带领技术团队规划并开展超临界CO2发电、氢能、储能、CO2捕集与利用等新产业研发,助力锅炉公司转型升级发展。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她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把技术工作思维方法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2018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第一批命名的“中央企业基层示范党支部”,先后两次获得“省国资委系统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个人2021年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舒裕 >> 返回顶端
舒裕,男,中共党员,1968年5月出生,1988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工艺实验室首席技师、培训教师。舒裕是锅炉公司著名的技术大王和电焊专家,曾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他在工艺技术创新方面成果卓著,以其名字命名的“舒裕-密排管高效焊接法”创立了行业内领先的“大熔深、低飞溅、脉冲CO2气体保护焊”技术,成倍地提高了焊接效率;多次在电厂抢修中彰显其高超技艺,曾在某核电厂的抢险中,针对厚板结构焊缝微裂纹问题设计焊接工艺和热处理方案,并亲自焊接成功。作为锅炉公司新材料、新结构、新焊材工艺评定方面的专家组成员,他多次负责重大项目的焊接试验、评定、焊接工艺试验、焊工培训及焊接技术指导。作为焊接教师,他在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锅炉公司焊工“总教头”,培养出的徒弟多人在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中夺魁。
 
 张秋鸿 >> 返回顶端
张秋鸿,男,中共党员,1960年2月出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哈电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哈电集团首席技术专家。他长期从事大型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燃气轮机及新能源发电设备的设计开发工作,曾获“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发展完善了弯扭叶片理论体系及设计技术并取得成功应用,使我国汽轮机装备长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研制并应用了系列弯扭叶片,全面解决了有效提高弯扭叶片在不同工作参数下效率的关键设计难题;在国内首次研制并应用了大型直接空冷机组,填补了电力装备的空白,使我国直接空冷机组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了我国在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推动了空冷技术的发展,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防侵蚀工艺、去湿技术和转子飞裂安全分析等关键技术问题,完成了650MW核电汽轮机的研制工作,填补了我国核电汽轮机的空白;完成大型机组的通流优化,为我国大型汽轮机高效升级改造起到了典型的工程示范作用。
 
 顾祖慰 >> 返回顶端
顾祖慰,男,中共党员,1934年出生,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副总工艺师。顾祖慰长期从事汽轮机制造工作,特别擅长新型刀具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品种覆盖全厂车、铣、钻、镗等各类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曾任中国刀具协会理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刀具协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市生产工程学会副理事长。50多年工作中,他带领团队在高效刀具开发上不断创新突破,“重型刀具及刀具系统”“汽轮机冷凝器管板高速铰孔”“重型可转位车刀合理槽型和结构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获国家专利7项;主编或参与编撰《重型切削实用手册》、《金属切削简明手册》、《刀具设计手册》、《钡代汽轮机制造刀具便用手册》、《刀具选编》。在退休返聘后,他继续带领年轻技术人员进行刀具创新、降本增效、解决加工难题,还结合几十年的工作经验,编写了3本刀具应用方面的实用手册。
 
 林公舒 >> 返回顶端
林公舒,男,中共党员,1935年11月出生,1959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副总设计师。林公舒是新中国燃气轮机设计专家,1959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分配到哈尔滨汽轮机厂开始从事燃气轮机设计工作。70年代,汽轮机厂开始着手4000马力燃气轮机车主机和4500马力燃气轮机的设计,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研制全过程,并参加了全部试车。他1994年入选国家科委IGCC项目部级专家组,1995年入选国内首台PFBC发电设备可行性专家组。进入21世纪,为了给燃气轮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他与专家杨道刚合作编写了《现代大功率发电用燃气轮机》,完成了40万字的计算机手稿。2006年又起草了《燃气轮机的总体设计》,并担任《中国必赢官网工程大典》燃气轮机篇主编人之一。林公舒一生与燃气轮机结下了不解之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将一生心血灌注到燃气轮机行业的发展,为我国燃气轮机事业贡献了自身的全部力量。
 
 梁秀珍 >> 返回顶端
梁秀珍,女,中共党员,1945年8月出生,曾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总设计师。梁秀珍是汽轮机技术行业知名专家,在汽轮机公司工作的几十年间,她参与了几十种大小不等、种类各异机组的设计工作。1996年,她担任设计研究所所长,通过与西屋公司联合设计,成功开发了650MW核电汽轮机,解决了核电汽轮机特有的技术难点,并应用于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她作为空冷技术负责总师,牵头完成了首台600MW直接空冷汽轮机研制,开发了适用于空冷机组的新型低压缸模块以及专用于空冷机组的高刚度高强度620mm末级叶片,采用全三维流场设计技术设计高、中、低压通流,保证了机组高效稳定运行,成功应用于大同电厂600MW空冷机组,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并在后续超过百台该类型机组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李雅武 >> 返回顶端
李雅武,男,中共党员,1963年4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在汽轮机公司经营处任职期间,他先后12次赴山西漳三电厂走访,为公司300MW以上机组打入山西市场立下汗马功劳;在公司营销寒冰期,他通过多方努力取得了大庆宏伟自备电站的50MW背压机、50MW双抽机、100MW双抽机的供货合同,为公司营销工作“破冰”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担任科技部部长兼总师办主任期间,他大力推行自动化办公和数字化设计,使公司设计工作摆脱了图板制图,进入了计算机制图时代;在担任生产部长期间,通过他的努力,公司生产能力由每年400万千瓦大幅提升至718万千瓦,实际产能几乎翻翻。在担任副总工程师期间,他先后主持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倡导并实现了基于激光跟踪仪测量的“计算机总装”技术,荣获公司科技进步特别奖;攻克百万超超临界机组主调阀国产化改造难题,为公司节约大量成本;组织国内专家团对庄河电厂叶片断裂事故进行评审,挽回了用户的信任,保障了机组的出产,保留了汽轮机公司600MW等级汽轮机的制造资质。
 
 刘长江 >> 返回顶端
刘长江,男,中共党员,1962年4月出生,198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刘长江是船舶主动力装置制造技术专家,曾攻克高压汽缸加工、研制、齿轮氮化加工,Ⅱ级大齿轮焊接和加工,中硬齿面齿轮配滚配磨、主减速器装配等多项关键制造技术。他在摸索中逐步掌握了苏联5万马力蒸汽动力装置的机组结构、修复技术、船上无图主汽轮齿轮机组实船精装技术,为国产机组的自主研制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储备,为国产船舶动力装置的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5项,国家专利3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在多个国家级学术团体担任委员,被多个团会评为中国机械制造专家库专家,是汽轮机公司重点工程领域技术“领军人”。
 
 王红海 >> 返回顶端
王红海,男,中共党员,1968年6月出生,1990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总工艺师,兼任工艺部党总支书记、经理。作为公司工艺专业总负责人,他主动分析前沿技术,牵头国内刀具行业、汽轮机工艺制造行业多项重点项目,多次主持修订公司工艺制造技术规划,对技术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围绕智能制造、燃气轮机工艺研究、新型机组研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他主持推进三维工艺技术、机床在线测量、自动补偿加工功能,提升公司高效化、智能化水平,解决了红套式内缸挠度测量、动静中心控制、内缸与转子整体红套、支撑转换等关键问题,推动高压内缸整体模块技术得到实现。他始终坚持务实作风,深入生产一线,解决老大难技术问题,牵头完成了大叶片汽道变形、汽缸加工粗糙度问题等多项关键质量改进项目。他主持研究的《600MW超临界汽轮机研制》获2008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000MW新一代高效超超临界汽轮机研制及应用》获2020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吕振家 >> 返回顶端
吕振家,男,中共党员,1965年12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总锻冶师。吕振家是汽轮机材料和热加工领域专家,从事汽轮机材料、焊接、表面工程等热加工工艺技术研究工作30余载,他谦和精干、爱岗敬业、敢于担当,以不俗的业绩成为公司热加工技术的带头人。他组织完成多项热加工科研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完成材料标准和体系优化、智能焊接、表面工程技术研发和多项新工艺技术推广;带领材料、焊接、表面工程等热加工技术团队,适应公司产品升级发展,解决超超临界、核电、重点工程、燃机等项目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中多项重大难题,保证公司在汽轮机、燃气轮机热加工领域始终处于国内较高水平,并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为推动哈电集团汽轮机热加工技术发展及行业技术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公司培养了许多材料、焊接、表面工程等热加工技术人才。
 
 董礼涛 >> 返回顶端
董礼涛,男,中共党员,1972年1月出生,1989年8月参加工作,全国劳动模范,现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军工分厂数控铣工、公司工会副主席(兼职)。董礼涛17岁参加工作,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27岁晋升高级技师,刷新了公司最年轻高级技师纪录,曾获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人才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工作30多年来,他先后完成120余项技术攻关,获得6项国家专利,为公司创造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他作为“董礼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带领工作室成员成功完成了国产首台30MW燃压机组、国产首台65万千瓦核电汽轮机、国产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以及国家重点工程主动力系统项目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他的事迹与水稻专家袁隆平一同被编入中国青少年教育丛书《共和国的建设者》,成为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李辉 >> 返回顶端
李辉,男,中共党员,1970年8月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现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叶片分厂铣工。李辉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扎根一线从事汽轮机叶片加工工作,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黑龙江省铣工状元,现已取得技术成果130余项,拥有国家专利15项,已授权7项,每年创经济效益近800万元,2021年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他充分发挥技术引领和辐射作用,带领工作室完成创新课题310项,多名青工省市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为公司培养青年技师近40人。
 
 刘公直 >> 返回顶端
刘公直,男,群众,1936年2月出生,曾任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顾问。刘公直在水轮发电机设计战线上奋斗了50年,曾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水电设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必赢官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旋转电机标委会发电机分标委会顾问、水轮发电机及必赢官网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他参与了被业内誉为水电“五朵金花”中的“四朵金花”(水口、岩滩、五强溪、隔河岩)机组的设计与电站技术服务工作,推动了中国水电巨型空冷机组的发展,打破“每极容量”的设计的技术界限,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思想,形成了一套自有的空冷通风设计及计算方法。他负责组织并执笔修订GB/T 7894-1987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及GB/T 7894-2001版本修订,由他牵头负责的《大型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研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汉声 >> 返回顶端
张汉声,男,中共党员,1934年12月出生,曾任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汉声一生从事汽轮发电机设计制造工作,是我国600MW汽轮发电机的奠基人,曾获得哈尔滨市劳动模范、全国“讲理想、比贡献”先进个人;先后被聘为黑龙江省电机工程学会旋转电机专委会委员,全国旋转电机标委会汽发分标委会委员。1988年,他主持了我国首台600MW汽轮发电机研发和优化设计工作;1993年,完成我国首台优化型600MW汽轮发电机试制,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家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成为我国600MW汽轮发电机的奠基人。他担任主任设计师的我国首台双水内冷型QFSS-200-2型汽轮发电机组研制获国家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获得机械部科技新产品奖、黑龙江省科技大会优秀技术成果奖。
 
 裴永斌 >> 返回顶端
裴永斌,男,中共党员,1964年4月出生,1985年10月参加工作,全国劳动模范,现任哈尔滨电机厂有限公司水电分厂车工。裴永斌从事车工工作36年,他精益求精、善于创新,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被誉为“车工大王”和“金手指”,曾荣获“中国质量工匠”“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事迹荣登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专题片。他生产的弹性油箱是公司首批免检产品,他带领团队累计生产4000多件弹性油箱,每一件都达到最高标准要求,从没有出过一件废品。2014年10月,裴永斌临危受命,到“埃博拉”疫情重灾区尼日利亚凯恩吉水电站进行产品抢修。他忍受着水土不服,每天加班加点,凭借高超技艺不仅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还帮助水电站先后完成了发电机支架、水轮机螺杆、叶片起吊工具改造等多项工作。业主被他的劳模精神感动,深情地感叹道:“你让我感受到了哈电员工的敬业精神,你不仅是中国劳模,同样是非洲劳模!”
 
 李广儒 >> 返回顶端
李广儒,男,中共党员,1930年7月出生,曾任哈尔滨电机厂党委书记。在担任厂工会主席期间,他组织开展全厂劳动竞赛、生产攻关、技术革新,主抓国防工业尖端产品的研制;在担任厂革委会副主任期间,他发动职工开展“双革”活动,完成1700热轧配套电机生产,填补国家空白;在担任党委书记期间,他组织领导企业全面整顿和整党运动并一次验收合格,推动了企业升级达标;在担任厂级调研员期间,他主抓了红石、太平湾水电站发电机组任务,为确保电站整机进度,提前并网发电作出重要贡献。他主抓产品创优和新产品的试制,新安江7.25万千瓦机组获国家机械工业优秀奖,葛洲坝12.5万千瓦水电机组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他的领导下,哈尔滨电机厂多次荣获省、市先进企业称号。
 
 励允鸿 >> 返回顶端
励允鸿,男,中共党员,1936年11月出生,曾任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工程师、总工艺师。励允鸿长期从事电机制造工作,曾参与中国第一台大型水电机组官厅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的试制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哈尔滨电机厂实现了60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国产化,而且能独立研制与开发水火电双300兆瓦机组,使公司有了自己独特的生产流程与生产线。他成功实现汽轮发电机槽楔加工程序化,提高了槽楔加工质量和效率。他先后负责刘家峡、葛洲坝、白山、鲁布革等水电站的工艺技术工作,为推动公司工艺技术管理作出重要贡献。在他的努力下,1988年公司荣获省级工艺突破口先进单位。他也连续3年被评为厂劳动模范。
 
 刘光宁 >> 返回顶端
刘光宁,男,中共党员,1934年5月出生,1957年参加工作,曾任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光宁组织并参加了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水力试验室的建设,葛洲坝、天生桥二级、清江隔河岩等电站水轮机的研制,葫芦岛滨海水电大件厂的筹建,三峡水轮机的前期工作和技术合作对外谈判等重要工作;组织编制国家标准《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水轮机通流部件技术条件》《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更新改造和性能改善导则》等技术文件。1982年至2001年期间,曾多次参加国务院、机械部组织的考察团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考察和商谈技术合作事宜。1996年,作为大型轴流式水轮机研制的主要完成者,获得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因大型轴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研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庆河 >> 返回顶端
刘庆河,男,中共党员,1963年7月出生,1985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他参加工作后首先从事了多年的汽轮发电机设计、制造及现场事故处理工作,主持研发了300MW汽轮发电机,参加了1000MW、600MW、200MW、空冷50/60/135MW汽轮发电机的设计与制造;主持了汽轮发电机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在电机公司首次实现了产品设计的计算机绘图,为全面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奠定了基础;主持研发的新型隔音刷架、新型转子端部结构及负序系统,转子通风系统的改进、汽轮发电机端部振动等课题,填补了汽轮发电机的技术空白,为公司汽轮发电机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从2003年起从事水火电项目管理工作,组织建立起一套适应新形势、有特色的项目管理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带领项目管理人员以创新工作赢得了用户的好评,得到了集团及兄弟企业的认可;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货款回收工作体制,在他的领导下十几年来电机公司出色地完成了货款回收和应收账款工作,始终处于集团领先水平,为电机公司资金链的长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刘平安 >> 返回顶端
刘平安,男,中共党员,1964年2月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平安全面负责公司水轮发电机的科研开发、设计、制造工艺及安装调试等技术工作,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大型发电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必赢官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贯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和大量的科研课题,主持制定电机公司水轮发电机技术发展规划,负责电机公司产品设计评审、科研项目评审等,引领电机公司技术发展,为电机公司取得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巨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大容量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及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彦滨 >> 返回顶端
王彦滨,男,中共党员,1962年2月出生,198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王彦滨现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大电机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机专业委员会调相机学组委员、黑龙江省专家库专家、哈电集团技术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始终以我国汽轮发电机技术进步为己任,站在汽轮发电机技术创新工作的前沿,推动公司新产品的开发、科研攻关、工艺攻关、重大产品研制等重要工作。他主持完成了多项火电重要产品的研制、产品改进、质量提升工作,在传统火电市场饱和、企业亟需转型升级的形势下,他顺应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带领技术团队经过大量的仿真、计算、分析等论证,组织完成20余个技术专题,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大型空冷新一代调相机,在内蒙古扎鲁特特高压换流站投运。在能源变革的历史时期,带领团队又开发了100MVar高海拔快速反应的调相机和适用新能源的分布式50MVar小调相机。
 
 王建军 >> 返回顶端
王建军,男,中共党员,1969年2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必赢官网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主任工程师。王建军曾担任哈电国际承建的第一个国外500KV输变电EPC工程项目——苏丹麦罗维输变电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带领团队不懈努力,历经4年建设成功交付业主,为哈电国际在国际输变电工程建设领域树立了品牌,积累了业绩,丰富了经验,锻炼了队伍。2013年带队执行厄瓜多尔500kV超高压输变电项目。该项目包括多个变电站的建设、改造,以及287公里双回230kV输电线路和611公里500kV输电线路,横穿热带雨林、跨越安第斯山脉,施工战线长,施工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的问题极为突出。他直面风险挑战,积极应对各种难题,先后解决了地勘、设计,材料运输及储配等问题,在当地相关法律及安建环各项要求下,精心做好施工组织,与业主紧密合作,解决路权等各种施工瓶颈,以保证施工进度,最终取得成功并顺利投运、移交。
 
 张涌 >> 返回顶端
张涌,男,群众,1962年12月出生,1985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必赢官网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管理部首席主任主管。张涌从1985年进入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参加工作,到2004年来到国际公司,一直从事水电工程的设计和管理工作,先后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多国带领团队从事水电项目工程,见证了哈电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世界各地不断增强。2004年,他负责国际公司在越南的第一个水电项目——西山轴流转浆式水电项目,历时5年后获得FAC最终完工证书,并与业主松达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为后续越南宣光混流式水电项目顺利执行创造了条件。2012年4月,张涌作为项目负责人接手厄瓜多尔美纳斯水电站总承包项目,2019年9月与业主签署了临时移交协议,该项目主要发电机设备,包括水轮发电机、励磁、调速器等系统全部由哈电集团设计、制造、供货,其他辅助系统设备均由中国厂商制造供货,是“哈电配套”到“哈电制造”的典范工程。
 
 段腾飞 >> 返回顶端
段腾飞,男,中共党员,1985年5月出生,2007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必赢官网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火电第六事业部总经理、党总支书记。段腾飞担任“一带一路”标杆项目——迪拜哈斯彦清洁燃煤电站项目经理,他带领项目团队克服境外种种艰难困苦,冲锋在哈电集团“走出去、走上去”战略发展的最前沿阵地。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书记,他在项目管理中以党建促生产,注重将基层党建工作与推动项目执行进展紧密联系,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和项目4000多名职工,充分发挥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践磨砺广大党员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特别在疫情期间,他带领项目团队推进项目复工复产的同时不忘牢筑项目防疫堡垒。目前,哈斯彦项目1号机组实现商业运行,2号机组实现双燃料满负荷发电,4台机组陆续完成一系列重大节点,切实做到了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
 
 魏鹏 >> 返回顶端
魏鹏,男,中共党员,1985年9月出生,现任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生产制造部焊工。魏鹏先后参与了三门、海阳、昌江、田湾等多台机组的汽水分离再热器,C3C4、三门2#、K2K3机组蒸汽发生器,福清5#6#机组余热排出热交换器及核二三级容器,K2K3机组PCS、PRS,世界首台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石岛湾蒸汽发生器等重点项目的生产制造工作。在世界首台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石岛湾蒸汽发生器的内件生产制造过程中,在主蒸汽管嘴与主蒸汽联箱、主蒸汽管板与主蒸汽管嘴两条镍基合金全位置焊缝的手工氩弧焊封底工序中,该焊缝的焊接难度是世界性难题,他带领几名焊工,在经过反复的模拟实验后,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经过五天五夜的连续作业,终于完成了这两条焊缝的氩弧封底工作,顺利交给TIG焊焊接剩余焊缝。最终经过表面渗透检测、超声探伤检测及射线探伤检测一次合格,为该产品的顺利交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升焊接技术水平,并利用自己掌握的高超焊接技术,一次又一次地高质量的完成了产品的焊接工作,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巧,制作小工装、进行小发明,解决了焊接生产中的各种难题。青春总无悔,事业总神圣。魏鹏同志,一名平凡的焊工,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熟能生巧,巧能生精,魏鹏同志用自身成长积累的累累硕果为一线工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用不懈的弧光划亮了无悔青春。
 
 杨立峰 >> 返回顶端
杨立峰,男,中共党员,1963年3月出生,1986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必赢官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立峰主要负责交直流电机制造工艺技术以及核主泵电机组制造工作,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他在引进、吸收、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过程中,解决了多个技术难点和关键问题,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先进水平,并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科技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十三五”期间,他成功完成300MW/1000WM核电轴封型核主泵电机组、AP/CAP核电屏蔽主泵电机、西气东输20MW级高速直联变频压缩机驱动电机、80MW风洞用卧式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大型钢厂用热连轧变频调速同步电动机等产品研制,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意义。2014年-2020年获得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其中《核电站核主泵导叶的加工工艺》获得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李藏雪 >> 返回顶端
李藏雪,女,中共党员,1966年11月出生,1988年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必赢官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李藏雪长期从事电机的科研开发,理论水平高超,工作经验丰富,承担了多个国家重点项目科研攻关工作,是动装公司电机专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带头人。她主持完成近百台套电机产品的技术开发和设计工作;引进、消化、吸收了日本三菱公司的异步电机系列技术;适应市场需求开发了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用炉水循环泵电机,完全替代进口,并出口印度、印尼等多个国家。她带领团队通过模拟设计,完成上万页设计资料,为安全局答疑500多条,取得了国家安全局颁发的百万级轴封式和屏蔽式设计许可证,使动装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具有百万轴封式和屏蔽式核电主泵设计资质的公司。
 
 索文旭 >> 返回顶端
索文旭,男,中共党员,1970年10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尔滨必赢官网动力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索文旭一直从事核电项目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现为国家科技部技术专家库成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技术专家库成员。他带领设计团队开发出××Ⅲ/Ⅳ主泵屏蔽电机和××Ⅲ/Ⅳ主闸阀电传动装置;完成AP1000屏蔽主泵电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主持国产化制造成功,使哈电动装成为世界上第二家完全掌握大型核级屏蔽电机设计和制造能力的企业;完成国家重大专项课题CAP1400屏蔽主泵电机研制的关键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大功率的屏蔽电机;作为轴封主泵国产化研制主要参加人,与团队一起攻克了动压机械密封国产化制造,打破了机械密封部套依赖进口的局面,先后装备了福清、方家山、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主持AP1000核电站大型海水冷却泵电动机研制,首次研制出国内单机功率最大异步电动机,经过试验考核达到设计规范书要求,为企业科技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邹德宝 >> 返回顶端
邹德宝,男,群众,1971年10月出生,1995年7月参加工作,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现任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专业副总师、主氦风机设计室主任。他主持研发的主氦风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大专项——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的核心设备。高温气冷堆是当今世界上最新型的、具有固有安全性的先进核反应堆,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核技术。主氦风机的研制成功,解决了高温气冷堆技术瓶颈,有力推进和保障了国家重大专项实施。2020年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为了保障石岛湾核电站工程进度,他毅然奔赴工地现场,成为哈电“疫情逆行者”中的一员,全力配合现场总装、调试,得到了石岛湾核电公司、中核能源、清华大学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他主持研发的核用1E级K3高、低压系列电机,成功解决了我国研制核电站喷淋泵、安注泵、辅助给水泵、上充泵、重要厂泵、设冷泵等核二级泵的技术瓶颈,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为公司赢得近亿元订单。
 
 常颜芹 >> 返回顶端
常颜芹,女,中共党员,1967年1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专业副总师、标准化室主任。常颜芹多年来从事标准化设计工作,她勤奋敬业、主动担当,在企业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制修订等各项工作中得到了上级主管单位和同行业专家的高度评价,主导制定的标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成为行业的知名标准化专家。她主导制定了电机行业35项团体标准,使佳电股份成为本专业领域标准的领跑者,有效提高了公司标准化水平,推动了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在公司极致降本活动中,她完成了电机产品零部件进行通用化设计攻关,提高了公司产品零部件通用化水平,缩减了大量零部件品种规格,减少了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同时大幅降低了采购成本,效果十分突出。
 
 孙树林 >> 返回顶端
孙树林,男,中共党员,1938年11月出生,1963年参加工作,曾任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设计师兼屏蔽分厂技术厂长。在我国从事屏蔽电机、屏蔽电泵设计和研发领域的人员中,孙树林是从事这一领域时间最早(参与国产第一台屏蔽电机研发)、历史最长(至今已有50年)、取得科技成果最丰硕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先后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贡献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主持设计研制的屏蔽电机、屏蔽电泵重大新产品中,有许多是国内首创、填补国家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还有许多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垄断、满足国家急需的。他主笔起草制定了两部国家专业标准,为我国屏蔽电机、屏蔽电泵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金财 >> 返回顶端
王金财,男,中共党员,1965年6月出生,1990年参加工作,现任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冲剪车间党支部书记、主任。王金财多年从事冷冲压工艺技术创新工作和车间生产管理工作,在国内同行业冲压自动化领域起引领作用,具有较高的理论学术水平和科研实践经验。在工作中他坚持“尊重知识、实事求是、精益求精、行胜于言”的行为准则,积极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去研究和解决问题,以科学态度和敢于实践的精神,向行业前沿领域发起挑战,影响和团结周边同事奋勇拼搏,解决同行业如硅钢片同板差引起的铁芯菱形、铸铝转子轴孔不齐等诸多卡脖子问题。2016年,在公司内首个推广实施“生产信息系统”,提升车间整体工作效率,实现了降低运营成本的预期目标,为公司创新思维、改进现有的管理模式打开了一个突破口。2017年,随着公司“5+1”自动化战略的实施,他大力推行自动化操作,免除人工上料,彻底解决同行业自动化改造不彻底的现状,扎实推进了公司自动化改造目标。
 
 邹本连 >> 返回顶端
邹本连,男,中共党员,1953年2月出生,1969年参加工作,黑龙江省劳动模范,曾任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邹本连是一名拥有极佳口碑的亲民好干部,他的领导宗旨永远是和职工打成一片,在长达40年的工作历程中,他呕心沥血,奋勇拼搏。他组织引进日本冈野AVA阀门生产技术,完成我国首台30万、60万电站阀门以及全量型安全阀生产,解决了数十个生产技术难关,推广应用了十余项技术革新,替代了进口,并完成了我国首台大型电站锅炉的阀门试生产组织工作;在重点工程项目上实行网络计划管理,如出口巴基斯坦的12万吨油炉项目克服出产周期短、任务负荷大困难,把整机配套阀门完全控制在网络计划中,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按期出产;领导科研部门完成了30万、60万锅炉配套阀门进行更新换代项目等八项科技课题。
 
 万胜军 >> 返回顶端
万胜军,男,中共党员,1971年1月出生,1993年参加工作,现任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万胜军是哈电集团技术专家、省杰出青年获得者、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全国电力行业电站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得中国机械科学技术特等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他先后承担并完成13项国家、省、市科研课题,解决多项“卡脖子”技术问题。2013年,他组织完成超(超)临界二、三类关键阀门研制,通过国家能源局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完全替代进口,批量用于句容等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及以下火电机组。2015年至2021年,他组织完成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汽水分离再热器配套卧式MSR先导式安全阀、立式MSR先导式安全阀研制,产品将替代进口用于阳江核电厂和惠州核电厂。他还组织完成了590度熔盐安全阀、调节阀、截止阀、蝶阀等高端阀门研制,产品已替代进口用于德令哈、海西州等光热发电机组和熔盐储能项目。
 
首页 | 集团概况 | 信息中心 | 主营业务 | 研发实力 | 企业文化 | 社会责任 | 党群工作 | 人力资源
黑ICP备77802778号 | 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必赢官网
版权所有:哈尔滨必赢官网集团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哈尔滨必赢官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1399号 邮编:150028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451号

网站地图